“校内咖啡馆‘白嫖’的默契从何而来”研究反思

挂在这里反思一下自己

关于组队

作为一个双学位同学,我们的班级管理和班级建设约等于没有。除了一个整个社科学院的双学位辅修大群。我认识收社科61和71的同学,基本是通过别的社会学课的小组作业。这次是有一个在动物协会认识的社科81的学妹,然后她又拉了两个8班的社双学妹。最后一个同学是我在建6的建筑学院的社双同学鲍秋然。很自然我跟鲍秋然就走得近很多,这学期刚好我们本专业的课也都是一起的。

 

关于选题

第一次讨论选题的时候,我们这种关系上的区别就体现出来。在C楼地下超市讨论的时候,我们站在一个吧台旁边,一边是三个学妹,另一边是我和鲍秋然。我们先提了一共六七个可能的选项,然后从中来选。我一开始倾向的选题是“清华的辅导员如何完成上面布置的任务”这样一个组织社会学的研究。

齐美尔说过,一个5个人的小团体是一个最小的能够形成非对等联合对抗的群体,就是说可以形成一边三个人一边两个人这样的情况。“心理咨询”这个选题是三个学妹先达到一致的。但我特别感受到,她们有一种特别希望把选题赶紧定下来,不想再多讨论的状态。感受到她们就有点类似于急功近利,特别急的感觉。不过我还是直接答应了这个选题了。并不是主动地屈服,而是因为我觉得这个选题确实也还可以,只不过田野略有些难度。

但和老师的课间交流之后,大家把这选题给否了。换选题其实是同学们自己说的,因为晋老师说的只是这个选题会很难,不一定是要换,也可以做。

于是我们把之前几个备选项拿出来再选。在微信群上,他们4个全都投了“咖啡馆”这个选题。我觉得咖啡馆这个选题很难。尽管哈贝马斯等大佬都很关注这个问题,但是在校内我觉得做这个研究就很容易成为一个行业的研究,一个商业的研究。只是定性的访谈其实很难对咖啡馆有一个完整的叙述。除非你这个研究就是一个个案研究,比如说研究一名消费者,咖啡馆对他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比如说他可能是本来是一个很孤独的人,然后咖啡馆怎么样改变了他。也能讲一个很好的一个故事。

选题还需要成为一个具体的问题。初定下来的是“校内的咖啡馆和院系附属咖啡馆对学生的群体认同的影响”。这使问题更加复杂化:除了这两种还有校外的咖啡馆作为对比;院系附属咖啡馆又各有很大很大的区别,有些是承包的,有些则完全是学生自己弄的;不同院系的系馆对本科生的意义也不一样,像建筑学院的学生几乎天天去学院,而社科类的学院就只是办公室,基本没有本科生这些东西,有的院系如法学院则提供了全校级别的大公共教室……这些不能直接等同于这个研究存在的阻碍,但是它们把这个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很难在这么短时间内就通过访谈和田野来得到明确的,有系统的总结。它会变成一个行业普查,谁都能做的活动,不够有社会学的东西。

如果你让我写一篇文章,比如说,是清新时报、小五爷园的约稿。假设我是一个平时去咖啡馆去得比较多的人,那直接晚上两个小时就能给你把这篇长文给写出来。我可以直接写,我觉得咖啡馆能够让同学们为自己的院系感到骄傲,比如说会更愿意带外地的同学来做小组学习……很多事情我大概都能想到。我明确反对咖啡馆这个选题,我只能想到一系列琐碎的因果关系,而它只能让这个研究的读者说一声“哦好的”。但是因为他们想急切地把这个东西定下来,我也只好服从这个投票这件事情。(但我还是我觉得“清华的辅导员如何完成上面布置的任务”这个选题很有意思。)

合作文献综述的时候,我们每个人找一部分文献,也发现所谓“群体的认同”很难去描述, 比较。能找到的一些当代的国内的咖啡馆研究也不会直接问这么一个很触及人类社会本质的问题,而是问一些比如说“媒介”,“文化传播”,“商业形象”之类的很具体的问题。

我觉得三个学妹在写、合文献综述的时候十分在意工作量,堆很多东西。这本身没有问题,在清华,就是要花的时间多才会有好成绩。但我觉得他们对很多东西没有一个概念,比如说我要怎么展开文献综述,各部分按一个什么样的顺序,等。但我作为一个学长也没有直接说太多。一方面,我觉得他们会不会因我是双学位学生而带有偏见,不相信我;另一方面我觉得这个时间实在是很紧。如果我真的要去把这事情搞好,只能自己花一段时间去改这个东西,然后我自己的课业也不允许;要么就是,我以一个权威的姿态告诉他们怎么做,但是这也有点困难,需要花时间把自己建立成这个权威。她们表现出来的能力和态度,让我也没有特别喜欢她们,我就没有这么做。

我觉得“咖啡馆”这个大主题不好,定的具体问题也不好。后来大家还是不得不直面这个选题不好,必须得换的问题。但是大家都不想直接颠覆“咖啡馆”,因为文献综述都写了,还是想要挖下去。

我做田野研究时基本忽略掉了具体选题,只是说我是在做一个“咖啡馆”的研究。

最后到底怎么定的具体选题呢?我想到一个办法,就是把咖啡馆的一些“特点”,以及它作为“校内咖啡馆”的特点全提出来放在一起。大家也都做过田野调查了,有一些新的观察,于是各自提了一些。归纳起来如下:

清华校内咖啡馆的特点是:

  1. (咖啡馆所具有的)(半)匿名性(知道对方也是学生)
  2. 学生(学者)为主体
  3. 在上一条的基础上,打破院系、年级、国籍等壁垒(国际生尤其多)
  4. (咖啡馆所具有的)必然出发于消费
  5. 但所有权多样化
  6. 选择众多(有20+家)(竞争压力到底如何?)
  7. 与社会咖啡馆相比,经营者对消费者更加宽容(吗)(比如不赶走不消费的人)

最后我们还是定了“校内咖啡馆‘白嫖’的默契从何而来”这个我觉得还算OK的选题。虽然我也觉得这个问题有一点点的很容易想,是一件自然而然能想很多解释的事情,也不能说其中只有一种解释是最主要的原因。但至少这个题目还是有一点相对社会学的东西的。

总结而言,我觉得合作过程还是受到我们的关系不对等的影响。沟通上会有一些隐藏的障碍,我会跟鲍秋然单独聊很多。我估计那三个学妹说不定也有小群,甚至她们可能其中两个人又特别熟。

毕竟这是一个方法训练,它其实更像是一个预调研,是一种对选题的初步探索。我也是第一次上“方法二”这门课。虽然以前也做过一些可能不太正式的小调查。这次研究给我一个感觉,要在方法上很严格地去做完研究,并且要求他有一定的价值,还挺困难的。给我之后做毕设也是一个启发吧。

 

关于田野调查

单独做的部分。田野的时候,我没有拍照,后来才知道好多人都拍了。可能是因为我在做那些事情就会想到那些社会学经典书籍。《街角社会》,《局外人》什么的,我就觉得我就是在写东西一样,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可能也有一种,觉得一拍照你就可以录像,一录像就可以做纪录片了的感觉。就会因为这些空间的存在而对拍照有一种原生的抵触吧。好像觉得这样子不传统。这样来说我确实比较传统。

 

关于访谈

我得忏悔一下,我跟鲍秋然合写的那个经营者的访谈提纲,是在网上用石磨文档合作写的。结果我给弄到本地的时候,把有一段给不小心删掉了,而且是最直接问主题“你怎么看待那些不消费的消费者”这一段。然后在群里,他们提出来了,但是我微信群看得有点不太仔细就没看到。真正访谈时我才意识到这个问题。说明我们确实在被自己发明的技术所钳制……

然后我觉得要让访谈足够有价值,访谈不仅仅是做一个实录,而是要做一个受访者档案,一个卡片。来检查我们每个受访者是不是都收集到足够多的信息,是不是能完整地构建这个受访者的一些因果关系,以讨论对他来说咖啡具体是什么。我想社会科学对我来说有这种魅力,我们是在用很科学的方法来肢解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