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
从文学回忆录里看到这个小说,然后又在格非的课程书单里看到,然后又在上海多伦路的旧书店碰到就买了,然后暑假去了意法两个国家,深入探索了罗马和巴黎两座城市……但小说却拖到现在才看完……我觉得作者确实是有些东西的。不过阅读体验还是会有些厌烦有的时候。最后有些魔幻的那段让我眼前一亮,尽管我早知道他最终会怎么做。小说中段开始慢慢起飞,时间结构越来越messed up,场景越来越魔幻,读下来还是蛮有意思的……小论文是ddl前赶工写的,,,还是原封不动发吧。
另外我看了一半但知道结局的时候在想, 当读完一模一样的文本之后,它作为“看完一整本小说”或者是“一本小说看了一半,按下不看”的感受有什么区别呢?一切小说都有结尾,结尾定义了结构,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可以想象作者一边翻着地图一边写小说……
树林-建筑-火车站的循环,反复……
这个好玩:在讲室内的情节的时候提到外面在下雨,不要说外面在下雨,要说广场在下雨(想起当年说自己是个广场233)
结尾两个连续的“你xxx”……
米歇尔·布托尔《变》读后感
《亲密关系》课程小论文
关键词:
婚外情 中年危机 新小说
故事梗概:
有个中年男子,某意大利打字机公司巴黎分公司的经理,他决定与妻子分居,现在正由巴黎乘火车去罗马探望自己的情妇,准备告诉她不久她便能来巴黎与他共同生活。但当火车抵达罗马时,他却改变主意,决定下车后不去找情妇,也不带她到巴黎去,而要闭门写作。
(这是译者译后记里的原话)(关键词和故事梗概是老师要求的内容)
《变》是法国“新小说”派的代表作品之一。“新小说”派的小说家认为客观世界是复杂、模糊、朦胧和阴暗的,是传统的小说结构无法反映的。因此他们反对传统小说有头有尾,有明确的丰富的情节,“英雄式”的主人公。《变》采用第二人称,除了男主角“你”在列车上无关紧要的遭遇之外,所有故事均为回忆和想象。这样的文学特点不妨碍我们对其中关于爱情与婚姻的情节的审视,而作者采用的全文同一个视角也将我们的分析限定为男主角。
男主角是一名经理,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巴黎算是滋润的中产阶级。他遇到了中年危机,与妻子已经没有感情,与三个孩子也感到充满隔阂。“他们到了这个最叫人讨厌的年龄,他们失去了孩子的天真和可爱,你晚上回家不能再把他们当可爱的玩具一样逗着玩了,他们又都还小了点,包括玛德兰在内,你又不能把他们当作大人,当作朋友来谈。”男主角的家庭生活是空洞的。而作为一名经理,他平时坐坐办公室,出差,深入交流的人很少,处于一种感情真空,他的生活方式完全像一个单身汉。很像《在云端》的情境。
男主角与情妇也正是在出差时的火车上相识。在火车上产生了朦胧的好感后又在巴黎偶遇最终发展为恋人。两人的关系始于某种“缘分”,这使男主角在回忆时对自己产生一种暗示,情妇是来解救他的“天使”,自己将“投身到明朗新鲜坦率的爱情中去恢复青春”。
和所有偷情的故事一样,后来两人难得可以见面,见面的时间都拿来满足两人的激情。作为激情的补充,两人开始“谈音乐”,“注意电影院的节目”……而最终导致作者做出不去找情妇决定的原因之一,在我看来正是这种补充不断升级后,男主角对情妇失望了。
“于是你们用全部时间来安安静静地端详圣彼得罗因温科利教堂的《摩西》像……你走了一处又一处,一幅幅地看过去,你感到缺少一点什么基本的东西,你伸手就可以得到这种东西,但是,有塞西尔(情妇)在场,你就没法看见它……”
男主角对文学、绘画、雕塑都很有研究,而小说以“你”的视角细腻地展开叙述,也让人感觉男主角是一个富有情趣的“文艺”大叔。当男主曝光在最高雅的艺术前,他想到情妇对此只有有限的兴趣,对这种美的享受很不耐烦。他们在这一点上没有可供分享的。甚至说,他感到情妇是自己欣赏艺术的阻碍。两人缺少这方面的相似性,而男主角此时把这一方面当作是最重要的。这种冲突在此时被放大了。
而小说(尤其“新小说”)的有趣之处也在于,文本结束时故事并未结束,不是说“王子公主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而只是“‘你’在罗马下车的时候想要和情妇结束关系,闭门写作”。“你”认为情妇的“品味”配不上“你”,这是“你”在列车上看到芸芸众生又想到自己在艺术品前的快感所下的结论。而换一个时间地点“你”可能又觉得情妇的激情是多么重要。小说的结尾并不等于在说高雅品格和写作对“你”来说是最重要的东西,只是反映在小说结束的那一刻的一种状态,不做任何对未来的定义和设计。
小说也对巴黎和罗马两座城市赋予了意义。巴黎是作者的家,是妻子、工作、生计、重复;罗马是情妇工作的地方,是永恒之城,是等待他探索的无穷的艺术宝藏。“……不得不意识到你对塞西尔的爱情是受罗马这颗巨星的影响的,你原来想让她来巴黎,那是为了通过她好使罗马时时刻刻在你身边,而实际上如果她来到你每天生活的地方,她就失去了中间人的作用,她就只能是和旁的女人一样的女人了……”男主角意识到他把情妇当作了罗马的代名词,而他爱的更应该是这座城市,他把这样的爱也交给爱情去完成。
妻子的出场相对较少,但谈论婚外情不能避开妻子。小说多次提到男主角对妻子厌恶,认为妻子对自己轻蔑。实际上这都来自于他与情妇被妻子发现之后,他感到妻子像是在和他斗争,希望早日赶他出门。而另一边他急切地想去见情妇,也出自于妻子的轻蔑让他恶心。小说中妻子确实没有主动去维护两人的感情,但男主角对妻子的回避和情妇的追求也是简单直接的。他对情妇的感情的来源可能经不起更多的分析,只是一步步陷下去而已。随着小说发展,他也开始越来越厌恶情妇。“她(情妇)又成为另一个昂里埃特(妻子)”。他对激情的需求让步于平凡安稳生活带来的自由,对于自己的中年状态,他希望不要再折腾,只是“以书本的形式再现你这一艳史。”这种归于平静,主人公最终选择写作的结尾非常常见,比如《三体》第三部的程心,电影《独自等待》的主角陈文等等。结尾丈夫决定结束这场外遇,但妻子却没被提及,是小说的留白。
最后谈谈小说中重复出现的一个意象,暖气铁皮。在列车车厢里的暖气铁皮,它近在咫尺又不完全为“你”所有。它温暖,但是肮脏。对于“你”,情妇和妻子都是温暖而肮脏的,你有时需要这样的温暖,有时又忍受不了她的肮脏。暖气铁皮不是一年四季都被用到,但是始终安装在那里。“变”是小说的题目。“你”在从巴黎到罗马的列车上学会了去面对这样的变化,你的心境的不断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往复的、循环的,最终“你”决定不去和它纠葛,而这个时候,“你”自己也“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