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理论十讲》

陈力丹. 2008. 《新闻理论十讲》.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小学的时候很喜欢浙江财经频道的“新闻深呼吸”,念新闻的舒中胜评论员基本不讲废话。笔记本电脑背面还有家具的广告。那会1818黄金眼就和现在一样沙雕,只是影响力没有达到省外。杭州新闻60分也经常乱来。记得全家在这上面看到了一个小男孩有点问题的下体的高清镜头以及一个人跳楼被直播全过程。还有两档杭州话节目阿六头说新闻和我和你说,也是必看。

那个时候家里也很节俭,夏天晚上不开空调,门开着,我躺在床上能看到爸妈房间的电视机在木地板上的红红蓝蓝的倒影和微弱的声音。他们每天都看上述新闻,新闻全看完了就看电影频道,我爸总是睡着了电视开着。那时的电视机也不是很薄的那种。

报纸方面,那时家里有用单位配额订的杭州日报,都市快报和每日商报。后来老爸说每日商报太无聊了,不订了。再后来家里的报纸变成了都市快报和钱江晚报,稳定到现在。

那会的报纸最后一页总是有一些新闻评论员各抒己见的版面。那会感觉,这些人就是通过表达自己的戾气来吃饭,觉得很看不起。按书里说法这也是报社分担压力的一种手段,你可以说“不代表本报观点”就完事了。

初中时候我感到世界的乱糟糟和人们素质的普遍低下,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对社会进步最重要的两件事,一个是教育,一个是新闻。那会社交媒体还不太普及,作为在校学生,也只能在吃饭时看看电视,周末在家翻翻报纸。后来才有的b站微信知乎和豆瓣以及各种杂志……


新闻对每个人来说,是很具体的,是由具体的机构所传递的。尤其今天,是由具体的个人所传递的。对于类似于我父母这样的工作压力不会具体到个人能力的中产阶级伪知识分子,只有新闻有可能让他们的脑子转起来一点。对于年轻的小孩,到处的年轻的小孩,他也会经历像我一样不停接触新的媒介最后找到自己的一个生态位。新闻和社交媒体完全融合在一起。我不得不接受有些人完全靠微博来获取新闻。即使是985大学,也只是有极少数人会去了解媒体选择性没有报道的一个东西……

“我们的社会对记者们寄予的希望比任何国家都大。”

但本书又不断地揭露国内这个行业,这个学科缺失的底裤。教科书是十年前的了,案例的日期似乎都很遥远但内容放在今天几乎也不会不合理。我想我们来到了一个高度个人原子化的时代,对他们来说,社会=卑微的日常生活+新闻。这个时代对新闻寄予的希望比任何时代也都要大。它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但被流量,大v,新媒体遮蔽了的新闻行业和新闻世界,可能也只会服务于更无情的文化再生产。

新闻理论不应该仅仅是新闻的理论,是新闻的一二三四。更应该是在社会中,新闻应该是什么一个角色,什么一个性质,新闻应该有什么原则,而不是“职能”这样的中性词语。我的答案充满理想主义色彩。

再次感叹,哈贝马斯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