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社会》

Baudrillard, Jean. 2014[1970]. 《消费社会》. 刘成富,全志刚译.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这个翻译的法语水平和中文水平真的糟糕,宁可老一批法国文学译者来翻这种)

物的形式礼拜仪式 La liturge formelle de l’object

丰盛 La profusion

物/object主导的,经久不衰的环境与氛围
→数量上堆积,类型上全套的物,物的超级商场模仿了肥沃的自然,甚至故意杂乱
→消费者的复杂动机:从全部意义上去看全套的物,不再是为了买而买

杂货店/Le drugstore和商业中心的例子:商品符号“模糊性”,“环境”的营造:丰盛,美学感觉,“灰物质”,总体性(连续的室内空间)
→实用地位升华为“氛围”游戏
→复杂和焦虑被混杂、调节并展现在购物和消闲之中
→购物中心就是今天我们的先贤祠和阎王殿

(p4 line5翻译问题,dont la moindre n’est pas,其中主要是/尤其是/其中包括)

 

消费的神奇地位

美拉尼西亚人/Les Mélanésiens的飞机模拟:消费作为幸福的标志
→强烈的期盼使得日常生活的平庸得以延续
→消费的神迹

美拉尼西亚人的货船崇拜:丰富的资料与客观定义相分离,就会被视为自然的恩赐
→我们对技术、进步、发展也有着货船崇拜,自以为是其合法的继承人,把富裕视为一个自然结果

信息消费:牟取/conjurer符号中的现实
→在大众交流,社会新闻这些符号中得到眩晕和安全感
→信息消费是好奇心的关系,消费并不在了解真相反而是否定
→“消费社会”使“个人”的范畴,与超经验的独立的政治经济文化范畴,产生分离
→封闭的日常生活的宁静需要对现实与历史的头晕目眩,需要永久性地被消费暴力来维系
→消费在“感受”层面上把对世界最大范围的排斥变成了最大的安全系数
→灾难、战争……命运的、激情的和命定性的符号使平庸得到满足和宽恕,车祸新闻和天气预报,犹豫的快乐和舒适的快乐带来了奇怪混合的日常性

 

增长的恶性循环 Le cercle vicieux de la croissance

消费社会导致第三者支出(集体支出)增长
→然而再分配对阶级、教育、健康、税制、保险、集体设施、死亡等无多作用
→社会再分配政治是“失败”的,仍然服务于特权

富裕的危害:破坏集体环境 (物理),文化智力危害(鉴别能力);产品设备快速升级,人员更新与循环加大,社会负担沉重,产生不安全感
→体系的“自我吸收”,消费毒品、烈性酒等“功能障碍”性消费来抵消社会压力
→反哺消费社会

统计数字的幻象:似乎生产出来的东西都是积极的,而忽略了对环境,社会公平等的伤害
→真相也许是“消极的”财富
→假设:所有危害又成为发展的积极因素

浪费/Le gaspillage:一种污名
→我们仍然没有进入“实际”丰盛,浪费作为一种道德观,有其社会功能,人类学根源:印第安人,克瓦基于特尔人,君主贵族阶级(想到阿涅斯·瓦尔达的《拾穗者 Les glaneurs et la glaneuse》)
→极大丰盛十分是否在浪费中才有实际意义呢?“自我保护本能”?
→消费主人公的史诗,大众文化对明星等大浪费者的崇拜,这种戏剧性的浪费通过大众传媒来振兴经济
→这种文化使浪费成为经济过程中必要的一部分,一种日常义务;巨资广告实现了这一奇迹
→消费社会需要商品的存在,需要摧毁它们。消费是生产和破坏两者的中间阶段,消费有在破坏中超越、变化的倾向。破坏是后工业社会决定性的功能之一。

 

消费理论 Théorie de la consommation

消费的社会逻辑 La logique sociale de la consommation

全面幸福的福利神话
→随着财富总量的增长,会有更平等的福利吗
→不平等是系统性的,过剩和匮乏都是结构性的,平衡是经济学家理想的神话
→与丰盛无关的增长观:增长是不平等的社会秩序、特权的社会结构自我维系的必要条件
→加尔布雷恩:所谓平等是因为社会歧视和权力渗透到了纯收入和财富之外,收入本身不再是主体(作者:过于简单化的估计)

工业社会体系靠不平衡和结构匮乏而存在(类似战争传统)
→再分配不是贫困的解决办法

等级机构
→部分人的盲目拜物(以及观点、娱乐、知识、文化)的逻辑,即消费的意识形态;另外人不“消费”,直接获得环境要素赋予的理性、独立

物是对社会本质——地位的模仿
→通过自身努力获得物来实现拯救
→例:古董作为继承、天赋价值和不可逆转的恩赐符号(买书不看不也是LOL)

 

大众传媒、性与休闲 Mass media, sexe et loisirs

 

结语:论当代异化与魔鬼协议的终结 Conclusion : De l’aliénation contemporaine ou la fin du pacte avec le di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