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格律十讲》

王力. 2019. 《诗词格律十讲》.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四种平仄句式

以下:外框=不拘平仄,加粗=押韵

四种平仄句式
平仄脚 (平)仄平平仄
仄平脚 (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脚 (仄)平平仄仄
平平脚 (平)仄仄平平

仄平脚第一个平不能改为仄,否则“犯孤平”

 

四种平韵五言律绝

第一种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 仄仄平
第二种
平平仄仄 仄仄平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
第三种
仄仄平 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 仄仄平
第四种
平平仄仄 仄仄平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

 

四种平韵七言律绝

按五言对应排列,但后两种更常见
(原书按三四一二顺序排列)

第一种
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 仄仄平
第二种
平平仄仄 仄仄平
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
第三种
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 仄仄平
第四种
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
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

 

按韵脚归纳

绝句
第一种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第二种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第三种 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第四种 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律诗
一+一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二+二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三+一 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四+二 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可以看到,对绝句和律诗都有:后两种为前两种首句入韵后的变体)

 

其他名词解释

出句:单句

对句:双句

一联:出句+对句

首联,颔hàn联,颈联,尾联:律诗的第一联至第四联

双声:连续两个字声母相同,如“丰富”

叠韵:连续两个字韵母相同,如“灿烂”

对仗要注意双声和双声相对,叠韵和叠韵相对

例: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白居易);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李商隐)

 

“黏对”的规则倒数第三字和最后一字

“对”:一联内,出句的平仄和对句的平仄相反

“黏”(红色下划线所示):后联出句平仄和前连对句一致,但改变
(例外:首句入韵时,改变倒数第三字和最后一字)

仄平平仄 平平
仄仄平

由黏对的规则,知道第一句的平仄就可以推出整首诗,不限长度

 

平仄的变格

口诀 原句 变格
一三不论 平仄脚 (平)平仄 (平)仄仄平仄
一三不论 仄平脚 (仄)平平仄平 (仄)平平平仄平
一三不论 仄仄脚 (仄)仄仄 (仄)平仄仄仄
二四同平 仄仄脚 (仄)平仄 (仄)平仄平仄
二四同仄 平仄脚 (平)仄平 (平)仄平仄仄
孤平拗救 仄平脚 (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

口诀以五言为例;

一三不论不用于平平脚,否则出现句尾三连平的古风特点;

二四同平多用于尾联出句;

二四同仄要求对句第三字用平,这也是一种拗救(对句相救);

由一三不论和二四同仄,一句五言甚至可以五仄;

孤平拗救常用于出句二四同仄的情况,此时对句第三字的平声非常吃重(同时承担对句相救和本句自救);

总的规则就是不能用过多的仄声字(王力说,存在第三种不严格规定的拗救,《声调前谱》:“起句仄仄仄平仄,或平仄仄平仄。唐人亦有此调,但下句必须用三平或四平(如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平是也)。”

可以看到起于明代的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十分片面

 

古体诗

古风即古体诗,律诗即今体诗或近体诗

有了律诗之后,诗人们写古风尽可能少用律句,多用拗nìu句

拗句平仄特点:五言二四同声,七言二四或四六同声(律句及其变格均相反)

拗句四种三字尾: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平平

古风还包括杂言诗,例:杜甫的《兵车行》

 

词的平仄句式以律句为基础

律句
二字句 律句的平仄脚或仄仄脚
三字句 律句的三字尾: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
四字句 七言律句的上四字: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五字句 等于五言律句
六字句 七言律句的上六字: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七字句 等于七言律句
九字句 二字逗加七言律句或四字逗加五言律句

以上都不是绝对的


个人感想

虽然语音经过发展演变,现在读诗还是能感受到合乎规则的整体美

在可以变格或者已经变格的地方,替换该字的平仄后读起来也很通顺

许多对仗的字词平仄也相反,如“前——后”,“有——无”,但对仗不一定要平仄相对。平仄应该是工具而不是束缚

读此小书,管中窥豹,主要整理了平仄的内容,只能算是略有了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