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费城艺术博物馆阅读艺术史 1850-1900
巴比松画派 École de Barbizon 1830-1870
法国;乡村风景画派。因该画派的主要画家都住在巴黎南郊约50公里的枫丹白露森林附近的巴比松村而得名;表达乡村中的静谧与优雅,特别是在当时巴黎和欧洲都饱受战乱,人心思慕隐居生活的背景下;是法国浪漫主义画派转向写实与现代主义的一个起点;也为印象派自1860年起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House and Factory of Monsieur Henry, 1833
Jean-Baptiste-Camille Corot (让-巴蒂斯·卡米耶·柯洛) (French, 1796-1875)
Gallery 399
Environs of Gruyéres, Switzerland, c. 1850-1865
Jean-Baptiste-Camille Corot (让-巴蒂斯·卡米耶·柯洛) (French, 1796-1875)
Gallery 253
Sheep Leaving a Farmyard, 1860
Charles-Émile Jacque (夏尔-埃米尔·雅克) (French, 1813-1894)
Gallery 253
学院主义 Academic Art 19世纪
起源于遍布欧洲的艺术美院;唤醒了古典主义艺术,倡导临摹,促进了对许多古典主义大师的研究;追求完美、纯粹、理想化的美;技法上重视构图和结构的平衡、色彩的精准;多选用博学、教悔的主题,或神秘的历史题材。
Portrait of a Roman Lady (La Nanna), 1859
Sir Frederic Leighton (弗雷德里克·雷顿) (English, 1830-1896)
Gallery 255
Ferdinand-Victor-Eugène Delacroix (德拉克洛瓦) (French, 1798-1863)
Gallery 255
Sir Lawrence Alma-Tadema (劳伦斯·阿尔玛-塔德玛) (English (born Netherlands), 1836-1912)
Gallery 255
拉斐尔前派画家 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 1848-1900
英国;受拉斐尔以及他之前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早期画家影响,支持回归本真的艺术改革,喜爱在画中营造自我满足的审美象征;画作优雅细腻,运用大面积的色块与强烈的光线;对新艺术、象征主义等产生影响。
Portrait of Mrs. Susanna Rose, 1861
Frederick Augustus Sandys (English, 1829-1904)
Currently not on view
东方风物画派 Orientalism 18-19世纪
全欧洲;帝国的扩张以及旅行所带来的以伊斯兰文化等异域风情为表达对象的潮流,本身不能称为一种特定的画派。
Eduard Charlemont (Austrian, 1848-1906)
Gallery 255
日本风 Japonism 1862-1900
法国,英国;日本风情元素和物品在欧洲流通后,对西方的文化艺术产生了很大影响;日本版画为象征符号。
Japanese Footbridge and the Water Lily Pool, Giverny, 1899
Claude Monet (克劳德·莫奈) (French, 1840-1926)
Gallery 261
现实主义 Realism 1840-1880
起源于法国;由库尔贝开启的革命力量,与传统主题和技巧强烈对立,表现对象与现实紧密相连;没有形成统一风格。
Gustave Courbet (古斯塔夫·库尔贝) (French, 1819-1877)
Gallery 253
Édouard Manet (爱德华·马奈) (French, 1832-1883)
Gallery 255
Portrait of Dr. Samuel D. Gross (The Gross Clinic), 1875
Thomas Eakins (托马斯·埃金斯) (American, 1844-1916)
Gallery 204
托马斯·埃金斯,美国现实主义画家、摄影家、雕塑家及艺术教育家,被誉为美国绘画之父。费城人,曾在欧洲学习。
Eastman Johnson (American, 1824-1906)
Gallery 216
印象派 Impressionism 1874-1886
起源于巴黎;还原现实的传统的另一种思路,运用相近的颜色来达到真实的光影效果,画作表达印象(自己的感觉)——一种光的停滞;起初不受认可,因1874年4月15日巴黎首次印象派画展莫奈的《日出·印象》而被评论家戏谑地称作“印象派”;参加首次印象派画展的艺术家主要包括:克劳德·莫奈、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卡米耶·毕沙罗、阿尔弗雷德·西斯莱、贝尔特·莫里索、保罗·塞尚、埃德加·德加,费艺展出的收藏囊括了以上所有这些艺术家;1886年,印象派画作首次大规模在美国展出,大受美国人欢迎,这次展览是印象派盛期八次画展中的第八次。
Pierre-Auguste Renoir (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 (French, 1841-1919)
Gallery 252
Hilaire-Germain-Edgar Degas (埃德加·德加) (French, 1834-1917)
Gallery 252
德加参与了几乎所有八次印象派画展,但他自称是现实主义画家。他的最大特点是经过细致研究的画面呈现动态的人物。
Hilaire-Germain-Edgar Degas (埃德加·德加) (French, 1834-1917)
Gallery 252
Mooring Lines, the Effect of Snow at Saint-Cloud, 1879
Alfred Sisley (阿尔弗雷德·西斯莱) (French, 1839-1899)
Gallery 252
Poplars, Three Trees in Autumn, 1891
Claude Monet (克劳德·莫奈) (French, 1840-1926)
Gallery 257
Berthe Morisot (贝尔特·莫里索) (French, 1841-1895)
Gallery 261
唯一一位参加了首次印象派画展的女性艺术家。
Daniel Garber (American, 1880–1958)
Gallery 208
画家女儿 Tanis 的肖像。受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托马斯·埃金斯 (Thomas Eakins) 现实主义传统和在欧洲期间印象派色彩的影响。
调性主义 Tonalism 1880-1915
美国;用有色气氛或雾气的整体色调来描绘风景。常用灰色、棕色或蓝色等这类深中性色调;或译“色调主义”。
James Abbott McNeill Whistler (詹姆斯·惠斯勒) (American (active England), 1834-1903)
Gallery 259
惠斯勒创造了“夜曲画”一词。
后印象派 Post-Impressionism 1886-1990(1920?)
起源于巴黎;后世的策展人发明了“后印象派”一词来概括这些从印象派中得到发展,但风格技法已自成一派的艺术家;修拉和梵高曾被称作“新印象派”;与试图建立真实世界的印象派画家相比,后印象派画家更注重于绘画技巧的运用和整幅画的创作过程,点画派是其中代表之一;人们的品味已经发生改变,能够接受标新立异的绘画形式和技巧。
Paul Cézanne (保罗·塞尚) (French, 1839-1906)
Gallery 252
塞尚对传统视角的摒弃、致力于画面的总体设计以及双视角的应用启发了立体主义、未来主义、构成主义、马蒂斯的装饰艺术等。
Mont Sainte-Victoire, 1902-1904
Paul Cézanne (保罗·塞尚) (French, 1839-1906)
Gallery 261
塞尚在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地区的家乡艾克斯附近自愿度过了近四十年与世隔绝的生活。在《圣维克多山》这一系列画作中,他通过鲜亮的用色、景色的几何形状化来表达他对自然独特的感受。平行线主导的构图给画面带来了深度,远景则被拉近。他通过“视角转换”追求自然本身之和谐与主观观察的真实感受两者的兼备。塞尚作品中的几何化启发了现代主义。
Paul Cézanne (保罗·塞尚) (French, 1839-1906)
Gallery 264
At the Moulin Rouge: The Dance, 1889-1890
Henri de Toulouse-Lautrec (亨利·德·图卢兹·罗特列克) (French, 1864-1901)
Gallery 261
图卢兹·罗特列克承袭印象派画的同时受日本浮世绘之影响,擅长人物画,对象多为巴黎蒙马特一带的舞者、女伶、妓女等中下阶层人物。其写实、深刻的绘画不但深具针砭现实的意涵,也影响日后巴勃罗·毕加索等画家的人物画风格。
Vincent Willem van Gogh (文森特·梵高) (Dutch, 1853-1890)
Gallery 261
梵高启发了表现主义。
The Sacred Mountain (Parahi Te Marae), 1892
Paul Gauguin (保罗·高更) (French, 1848-1903)
Gallery 261
高更启发了象征主义。也可以用综合主义(Synthetism)来形容高更一派。
亲密主义 Intimism 19末-20初
多描绘安静的家庭场景,具有后印象派特征;与印象派不同,放弃了对光线,颜色和透视描绘的形式准确性的关注,转而强调纹理,夸张的用色以及人物与背景的融为一体;代表人物:爱德华·维亚尔和皮埃尔·波纳尔,两人也是1890年代法国的美术、平面艺术流派那比派(Les Nabis)代表人物。
Madame Vuillard Standing, Reading by a Window, 1893
Édouard Vuillard (爱德华·维亚尔) (French, 1868-1940)
Gallery 265
Pierre Bonnard (皮埃尔·波纳尔) (French, 1867-1947)
Gallery 265
点画派 Pointillism 1886-1920
意大利;颠覆了涂色和色彩搭配的传统发展的画法,受到新兴光学研究的影响;使用分散而相近的色彩、延长的笔触和大小差不多的圆点,显现出“明亮的光辉”。
Georges Seurat (乔治·修拉) (French, 1859-1891)
Gallery 257
Summer Landscape, Eragny, 1887 and 1902
Camille Pissarro (卡米耶·毕沙罗) (French, 1830-1903)
Gallery 257
唯美主义 Aesthetic Movement 1850-1920
全欧洲;脱离一切存在和社会问题的美学概念,将艺术视为一种从世俗逃离的工具;与象征主义关系密切。
Young Woman in White by the Sea, c. 1890
Edwin Austin Abbey (American, 1852-1911)
Currently not on view
象征主义 Symbolism 1880-1910
全欧洲;通过暗色调刻画现实之外的无法表达的情感与精神;包围着一种安静与秘密的氛围。
The Four Seasons: Spring, 1893
Léon Frédéric (Belgian, 1856-1940)
Gallery 263
Edvard Munch (爱德华·蒙克) (Norwegian, 1863-1944)
Gallery 259
Portrait of the Artist’s Mother, 1897
Henry Ossawa Tanner (亨利·泰纳) (American (active France), 1859-1937)
Gallery 204
美国第一位在国际间享有盛名的非裔画家。年轻时是托马斯·埃金斯在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的得意学生,1891年移居巴黎。
原始主义 Primitivism 1880-1930
原始主义是一种崇尚“原始”体验的西方美学思潮;它提倡在现代艺术中引入原始(非西方的、史前的)事物,如高更绘制的大量塔希提主题作品;它本质上是一种乌托邦思想,认为天然的才是最好的;虽然在艺术上产生了不少硕果,原始主义也因固化外国“野蛮人”的形象、美化殖民统治而遭受批评;一些素人艺术和民间艺术作品,如亨利·卢梭、哈伊尔·拉里奥诺夫和保罗·克利等人的作品也被划入原始主义的范畴。
Henri-Julien-Félix Rousseau (亨利·卢梭) (French, 1844-1910)
Gallery 263
Henri-Julien-Félix Rousseau (亨利·卢梭) (French, 1844-1910)
Gallery 261
Paul Gauguin (保罗·高更) (French, 1848-1903)
Currently not on view
Constantin Brancusi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 (French (born Romania), 1876-1957)
Gallery 288
工艺美术运动 Arts and Crafts Movement 1882-1912
英国;反对工业生产介入艺术领域,支持手工艺品向中世纪的回归;作品风格简洁,装饰多为几何形象、自然元素、中世纪微小画等。
Designed by George Washington Jack (American (active England), 1855–1932) Made by Morris and Company (威廉·莫里斯的公司), London (1861–1940)
Gallery 258
新艺术风格 Art Nouveau 1890-1915
全欧洲和美国;对学院主义和折中主义的抵触使一系列流派可以统称为新艺术风格;新艺术风格从自然汲取灵感,曲线条受自然启发,又保有抽象派的简单外形,使用多样的材料;与工艺美术运动意义,拒绝简单模仿和重复现实,强调发明创造胜过工业生产。
Henri de Toulouse-Lautrec (亨利·德·图卢兹·罗特列克) (French, 1864-1901)
Gallery 262
Designed by Hector Guimard (吉马尔) (French, 1867–1942) Made by the firm of Alexandre Bigot, Mer, France (1897–1914)
Gallery 262
Designed by Richard Riemerschmid (理查德·里默施密德) (German, 1868–1957) Made by United Workshops for Art in Handicraft, Munich, Germany (1897–1907)
Gallery 262
格拉斯哥学派 Glasgow School 1890-1910
苏格兰;受凯尔特复兴,工艺美术运动,日本风,象征主义等影响;新艺术运动的一部分;追求自然、人体元素与直线为主导的集合元素的结合。
Designed by Charles Rennie Mackintosh (麦金托什) (Scottish, 1868–1928) Probably made by Herbert Smith and Son, Glasgow, Scotland
Gallery 262
分离派 Secession 1892-1910
奥地利;在风格上借鉴了象征主义;新艺术运动的一部分;以一种别致的用途来替代装饰性。
Candelabrum (one of pair), c. 1903-1904
Designed by Joseph Maria Olbrich (约瑟夫·奥尔布里希) (Austrian, 1867–1908) Made by Metallwarenfabrik Eduard Hueck, Lüdenscheid, Germany (founded 1814)
Gallery 262
奥托·瓦格纳的学生。
Poster for the Secession Exhibition, Krefeld (Kunstausstellung Münchens Secession, Krefeld), c. 1908
Artist/maker: Franz von Stuck (弗兰茨·冯·施图克) (German, 1863–1928) Printed by Dr. C. Wolf & Sohn, Munich
Gallery 262